英国《泰晤士报》网站11月10日刊登了题为《丝绸之路是世界的未来吗?》的文章,作者为罗杰·博伊斯,以下为文章摘要:
丝绸之路最初是由丝绸商人、哲学家和大使们走过的蜿蜒的贸易通路和海上航道。在彼得·弗兰科潘(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历史学家)的著述中,丝绸之路曾是连接中国汉朝与外部世界的交流网络,如今已经成为现代全球化的一个隐喻。
世界的现在与未来究竟何去何从?
弗兰科潘的第一本书《丝绸之路:一部新的世界历史》在2015年出人意料地成为畅销书,该书探讨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中的一个缺陷。19世纪末欧洲紧锣密鼓准备战争时,在德国时髦一时的地缘政治学者们曾以大量笔墨描述过帝国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区别。但他们在讲述说明问题的生动细节方面力不从心。牛津大学研究全球史的教授弗兰科潘纠正了这一缺陷:他把气味、声音和文化联系重新置入了一个越来越多地被称为“欧亚大陆”的庞大地区,这个地区包括中国、中亚、中东甚至欧洲。
《新丝绸之路:世界的现在与未来》是该书的续集,并声称是对世界的现在和未来的描述。虽然文字的写作略显忙乱,不过弗兰科潘有一个严肃的目的:证明在西方国家正在分崩离析并失去其方向时,全球的一大块区域正在忙于恢复历史和文化联系,以便把自己变成一支有凝聚力的平衡力量。
这本书因其涉猎广泛而信息量丰富。例如,弗兰科潘翻出对中亚14个古代墓地中的尸体,进行的新的碳和氮同位素研究,并了解到游牧民族所依赖的食物种类范围要远比城市居民大得多。他们几乎肯定更为强壮、健康。他还探讨了与核桃林的扩散和亚洲大片区域的语言变迁有关的证据。他推测,丝绸之路充当过人类以及植物和动物的“基因走廊”的角色。
随着从中国到欧洲(以及更远地方)的新的政治和文化路径得以成形,将会出现意料之外的后果。以阿富汗的滑石粉战争为例。塔利班在很久以前就意识到它可以通过夺取拥有矿山的地区致富。被称为“人类已知最柔软矿物质”的水合硅酸镁是滑石的主要成分,在阿富汗储量丰富。
中国的“一带一路”为世界带来了什么?
中国是丝绸之路复兴过程中的决定性国家,并正在把丝绸之路升级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正在开发6条陆上经济走廊和3条海上航道。在中国的推动下,欧亚地区的年贸易额已经达到2万亿美元(1美元约合人民币6.96元——本网注),远远超过跨大西洋或跨太平洋的贸易规模。
欧亚地区体量庞大,它拥有全球70%的石油储量、65%的天然气储量、一半小麦产量、85%的大米产量,它控制了超级磁铁和电池所必需的钇、镝、铽等稀土元素:所有这一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即使是丝绸之路沿线的穷国现在也对未来感到乐观,而这种乐观是西方所缺乏的。
弗兰科潘明白,中国经济的规模已经令其邻国感到震惊。中国的任何政策变化几乎都会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一定影响。中国人的旅游热情不仅改变了欧洲酒店业,还导致未来20年中飞行员的短缺:波音公司预计,未来20年将需要50万名新飞行员。这种影响已经在飞行员工资的上涨,以及由于人手不足而被取消的航班上体现出来。
《新丝绸之路》一书提出论点称,中国的繁荣正在提升前往欧洲道路的沿线国家的经济。弗兰科潘指出,巴基斯坦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零售市场:该国的可支配收入自2010年以来翻了一番。鉴于该国人口的三分之二在30岁以下,预计到2021年零售商店的数量将增长50%。
土库曼斯坦
弗兰科潘还对土库曼斯坦颇有兴趣。土库曼斯坦通过建设海平面以下最大的港口加入了建设欧亚大陆交通基础设施的热潮。吉尼斯世界纪录机构的一名代表受邀出席里海的土库曼斯坦巴希港的启用仪式,而当地还将荣获其他创纪录的成就,包括世界上密度最高的以汉白玉作内装饰的楼群、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摩天轮、最大马匹雕像以及最大的星形楼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