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英国,在随行的企业中,能源领域的企业占据重要地位。目前,中英之间的能源大单也已敲定。6月17日晚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以下简称中海油)与英国石油公司(以下简称BP)在英国伦敦签署了一份液化天然气(LNG)长期供应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BP2019年起将向中海油供应总计3000万吨LNG。据媒体报道,BP公司执行长BobDudley表示协议价值200亿美元(约合1250亿人民币)。
此外,中海油还与壳牌签署了一份全球战略合作协议。
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卓创资讯分析师王晓坤表示,与BP公司签订协议有助于扩大中国LNG进口来源,增加中国天然气总供应,有助于我国能源安全。有分析师表示,中海油进口LNG的盈利前景目前来看并不明确,但中海油敢于大手笔投入,目的在于保证供给的同时加强对国内LNG市场的控制。
盈利前景不明朗
17日晚间,中海油官网发布消息称,根据双方签署的框架协议,自2019年起,BP公司将从其全球LNG资源组合向中国海油每年供应多达150万吨的LNG资源,供应期限20年。中海油方面表示,双方希望于2014年内达成最终的商务协议。
中海油没有透露成交意向的具体金额。路透社17日援引BobDudley的话称,双方签署的合约价值约200亿美元。记者就此向中海油方面进行求证,但截至发稿未收到中海油的回复。
而中海油与壳牌签署的则是一份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再次确认双方致力于推进在中国和全球的战略合作关系。该协议涉及在LNG和其他全球项目方面的合作,并确认双方将致力于共同探索上游、中游和下游更广泛的合作机会。
据了解,早在2004年,中海油、BP与广东省政府便签署了国内第一个LNG项目的商务合同,BP公司在中海油位于广东的LNG气化站和管道项目占有30%的股份。
隆众石化网分析师王皓浩认为,10年来,中海油与BP公司在能源方面的合作一直保持了良好的态势,包括2010年时以约70.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BP持有的泛美能源60%的权益,2011年在南海深水合作区签订多个石油合同等,此次业务为两公司之间合作的延续与深化。
公开数据显示,中海油是国内LNG市场的主要企业。2013年,中海油LNG进口总量达到1301万吨,占到了全国2013年全年进口LNG总量的72%。截至去年底,中海油已在广东、福建、上海、天津、浙江和珠海建成投产6个LNG接收站,接收规模达2480万吨/年,正在建设的海南、深圳、粤东等LNG接收站将在2015年底前相继投产 。
中海油虽然占据国内LNG行业的重要位置,但是分析师认为,此次交易的核心并不是利润。
王晓坤告诉记者,2013年中国进口LNG252亿立方米,进口均价为2.5元/立方米,由于LNG来源不同,因此国内LNG进口企业盈利状况也不尽相同,存在一定的亏损情况。
“如果成交金额如媒体所说的200亿美元,那么中海油进口LNG价格在4000元/吨左右。这样的价格未来在国内并不能保证盈利。”王晓坤分析,“因为目前进口LNG大部分都进入了国内的天然气管网,需要按照国家发改委制定的门站价定价,有可能会低于进口所需的价格”。
王晓坤认为,中海油不计成本进口LNG,有两个原因:第一,因为中海油是央企,有保证国内能源供应的社会责任;第二,LNG市场前景广阔,其手上掌握的资源越多,未来话语权便越大。
据国际能源署之前发布的一份报告,得益于电力行业、工业和运输业需求上升,到2019年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将增至3150亿立方米,较2013年增长90%,其中很大一部分将来自于LNG的供应。
难影响国内LNG市场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1676亿立方米,进口LNG252亿立方米。王晓坤认为,此次中海油与BP公司签署协议供应的LNG扩大了中国LNG进口来源,但对于天然气市场影响并不大,“一年150万吨LNG,折算下来相当于21亿立方米天然气,即便对比当前的市场,占比也不高。”
目前中国主要从卡塔尔、印尼、澳大利亚等国进口LNG,专家分析称,与BP签订进口大单有利于中国进口能源国的多元化。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能源需求量的不断攀升,能源进口量不断加剧,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自从2006年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以来,到2013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已经攀升至530亿立方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30%。
就在上个月,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天然气谈判终于有了结果,一份为期30年价值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供气协议达成。
王晓坤表示,今年1至4月中国进口LNG同比增加22.5%,此次协议签订有助于扩大中国LNG进口来源,增加中国天然气总供应,有助于我国能源安全,但是BP供应中国气源尚未披露细节,也没有具体供应信息,后期仍需进一步商榷。
在国外扩展气源的同时,国内LNG的产量在未来几年也将迎来高产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金银岛获悉,随着新上装置负荷率的不断提高,国内LNG中后期的供应量将会不断增加,且2014年以及2015年海南、青岛、广西、揭阳等LNG接收站的陆续投产,国内资源将进一步丰富,后期市场资源竞争将更加激烈,而LNG成交价格也将越来越贴近市场化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