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不仅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城市,还是当代中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是广东对接东盟的先行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覆盖城市中优势独具。拥有先天地理优势的湛江市,正力求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节点和重要平台。
1956年,由中国自主设计和施工的现代化港口——湛江港正式投入使用。随着穿过三大洲、两大洋的波兰万吨级轮船“邓博夫斯基号”缓缓进港靠泊,现场的人们欢呼雀跃。
老一辈湛江港人仍清楚地记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港口经济成为带动霞山商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彼时的湛江,是广东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城市、当之无愧的粤西中心、粤桂琼三地重要的货物集散地。相对繁华的街景,浓郁的热带海滨风情为湛江赢得不少美誉。1960年春,周恩来总理视察湛江时,曾多次盛赞湛江是“小巴黎”。同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湛江留下了“北有青岛,南有湛江”评价。
时过境迁,湛江的辉煌岁月似乎在渐渐逝去。但今年全国“两会”提出了“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在湛江市市长王中丙看来,这是最大的“湛江机遇”。湛江是个海洋大市,海岸线占广东省的38%,占全国的6.8%,是个名副其实的具有海洋优势的大市。面对国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机遇,湛江大有作为,在完成历史使命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辟了陆地、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其中,海上丝绸之路从今天的湛江徐闻港出发,途经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到达印度、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和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之路’”。王中丙介绍说,湛江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将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发挥海洋优势,特别是港口的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临港经济,力求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亮点。第二,坚持对外开放,一个方面是积极地向国家申报建设综合保税港区以及保税物流园区,扩大湛江港的开放区域,加大与东盟国家、欧美国家的经贸合作,设立东盟、欧洲经贸代表处,“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第三,大力发展远洋捕捞,加快渔业转型,改变近海养殖模式,抓住国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契机,大力组建远洋捕捞团队,实现新的海洋经济的重大转型。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湛江的发展绝不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保护海洋环境,凸显海洋的多样性。
王中丙表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港口是最重要的条件。湛江港是长江以南最大的天然深水良港,拥有中国华南沿海最深的航道,已经建成能够运营成品油、铁矿石和集装箱等大型货物的专业化码头,去年港口吞吐量达到1.8亿吨。天然深水大港加上湛江是粤西中心城市,以钢铁、石化为代表的大型工业加快建设,为湛江主动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最佳条件。
据湛江港集团消息,今年以来,湛江港集团加快港口生产发展,加强企业营运管理,提升港口服务水平,1月至4月,完成货物吞吐量2759.8万吨,同比增长17.4%。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增长57.1%,箱量增长47.2%。
据悉,2013年,湛江港集团铁矿石吞吐量列全国沿海港口第12位,石油吞吐量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8位,粮食、木材、化肥、化工原料等货种吞吐量实现强劲增长,增幅普遍高于主要竞争港口。其中,化肥吞吐量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3位,铬矿吞吐量首次超过100万吨,有望培育成为中国南方铬矿集散中心。
据介绍,自2007年招商局集团加盟湛江港以来,港口重新焕发了青春和活力,在多个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湛江港是区域性的枢纽大港,具有深水航道、大码头深水港、口岸开放、综合运输和融资便利六大方面优势,在国家港口建设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企业的发展定位上,湛江港既要承担起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重任,也要承担企业发展壮大的重任。
近年来,湛江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港口运输”的目标提升为“发展港口经济”,提出了打造深水良港、重化工业、现代物流和海湾城市“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大力构建区域性航运和物流中心,同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港口发展的政策,有力推动了湛江市港口的建设和发展。
湛江将实行港地联动,建设具有现代竞争力的港口群。在现场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货物装卸堆场管理、服务、环保等方面都要争创一流。在价格、服务等竞争力上要向国际先进港口水平靠拢。同时,面对周边港口竞争,要积极应对,走出雷州半岛、湛江湾,建设具有现代竞争力的港口群。
史料记载,湛江徐闻是汉代中西方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汉代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尽管逐渐北移至广州、泉州等地,但雷州半岛一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渠道。湛江跟东盟国家一直有着良好的贸易往来,航运相通,贸易联通,血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