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目的是为了就业么?如果就业都困难的话创业能成功么?创业的关键是钱么?……日前,来自国内外的高校教授、具有实践经验的创业者以及人力资源和风险投资等相关行业的专家,与来自青岛的数百名大学生共同探讨创业之路。
大学生:我有创业的梦想,社会也有很多鼓励和支持的政策条件,但是现在就业也不景气,自己创业现实么?我们该怎么看待创业?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哲学研究所所长欧阳康:不能仅仅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来看创业的问题。对个人而言,创业实际上涉及到人的自我理解和人性的自我塑造、自我超越的问题。创业问题对于社会的价值在于,它要建构一个完备的、规范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体系。
大学生创业涉及到国民素质的根本要求与塑造,也涉及到中国企业制度的完善与建设。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实际上它涉及到中国如何更好地融入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的世界。从大学生个体的角度来看,创业的核心问题在于认识和发掘自身的潜能,超越自身的潜力,从而不断地发展。
英国金斯顿大学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大卫·约翰·斯摩伯恩:我认为创业是一种个人创新的结果,而不是政府政策的结果,政府的政策更多的是在鼓励个人去进行尝试。
狭义的创业政策是指政府的一些具体举措,广义的创业政策更多的是指如何培养企业家精神。人们可以从狭义的创业政策中获益,广义的创业政策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正确的培养企业家的框架,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我认为比较好的创业教育更多强调你如何在进行工作,而不是其他。同时还要强调学习不同的状况,学习失败、如何从失败中走出,并且了解到为什么有一些企业成功,为什么有一些企业失败。
大学生:我如果想要创业,必须有哪些能力?而且很多跟我一样想创业的人都面临一个关键的问题——钱,怎样才能获得我的“第一桶金”?
青岛飞洋学院兼职教授李奇:我20年前大学毕业以后自主创业,先后创办过20几个微小型企业,没有做成大的成就,但都还挣了钱,先后我又把这些企业卖掉了。
回顾这20多年的创业经历,我早期和现在的大学生认识是一样的,很想创业但是缺乏资金。但是资金平台建起来后我有了新的发现。创业困难不是因为缺钱。市场上并不缺钱,是缺乏装钱的容器。资金能不能装到你这个企业里面来呢?你是不是一个具备了所有要素,而只是缺钱的一个企业?可以这样说,很多来找我借钱的年轻人,虽然有非常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是对所从事的项目、业务的模型、盈利的模式以及最起码的管理经验都是非常模糊的,应该说失败的可能占非常大比例。我们不是简单地把资金投在一个有创业愿望的人身上,而是应该下大力气,把有创业愿望的人和基本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变成一个装水的容器,你所带领的这个小的团队和方案应该是“可以把水装进去的这么一个容器”.
大学生:创业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我感觉虽然有很多鼓励的政策,但是周围的人,特别是家人父母其实并不希望我们创业,或者说对创业非常担忧。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创业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查理斯·马修斯:创业像走钢丝一样,是一个不断维持人才平衡、资源平衡等多方面平衡的过程。很多全球性的企业都是从一些很小的产业或者是很小的企业逐渐发展而来的,而这种创业的过程,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过程。新产品的出现,新工艺的出现,以及全新的满足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出现,这些都是创新的结果。
在全球范围内来讲,创业家一直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是那些能够发现别人看不到机会的人,而正是这些人引领了全球的经济发展。创业需要企业家、老师、研究者们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创业者的自身努力。
北京大学中国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建国:创业就像种菜,如果你今年种了明年不种,地就荒掉了。所以创业要年年都种,每种一次就是一次创业。
创业有三个方面很重要,包括社会文化、环境支持和市场条件,特别是社会文化。创业的激情和动力来自于一种文化。比如说美国,社会文化中非常尊重创业者,人们把创业看成是一个非常崇高的事情。但是我国的社会文化至少在目前这方面认识还不够,比如我们看到一些街边摆摊的,有人可能会看不起他们。实际上很多全球性大企业就是从摆摊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