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美国的公益医疗就能成功
今年五月,我们在东方资管董事长王国斌先生的安排下,近距离的访问了洛杉矶附近的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CITY OF HOPE),并有幸和几位癌症方面的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通过积极了解最新的医疗科技进展,尤其是在癌症研究、基因检测技术等几个方向上对疾病治疗的突破,可能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创立于1913 年的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位于洛杉矶东区,下设临床研究医院、贝克曼研究中心、生物制药和遗传学中心以及研究生院,是一所顶尖的美国非盈利研究和治疗中心。这家机构的奇特之处在于,希望之城的创立与美国政府无关,也非企业创立,而是由一些基金会和私人捐赠成立的。
目前,医疗中心每年投入到医药方面的研究超过2.5亿美金,其中1/3来自捐赠,1/3来自合成胰岛素专利,另外1/3来自科学家们申请到的国家研究经费。医疗中心并非单纯公益组织,而是能够实现自身的收支平衡,更类似于目前海外不断涌现的“社会企业”。
发展至今,这一非盈利性质的组织集中了多个领域的顶尖专家,在医疗发展领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令人惊叹。希望之城医疗中心贝克曼研究中心(Beckman ResearchInstitute of City of Hope)主任戴维豪恩介绍称,该中心的早期是一家结核病医院,在20世纪早期,结核一度是一种没有办法治疗的疾病,这家医院的名字就是要把希望带给所有的结核病人。
目前中心专注于癌症、糖尿病和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研究,曾在1978为合成人胰岛素做出重要贡献,其目前在调节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更令人们看到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曙光。
贝克曼研究所癌免疫疗法与癌免疫学系研究主任、华裔科学家郁教授告诉我们,其团队所研究的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Transcription 3,STAT3)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肿瘤新血管生成以及肿瘤的转移中扮演着关键作用,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说在恶性肿瘤里,除了癌细胞,还有免疫细胞,肿瘤里的免疫细胞不仅没有杀死癌细胞,反而被癌细胞利用,帮助肿瘤生长。
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郁教授的团队对于STAT3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相关治疗领域的重要靶点。随行的朋友甚至认为,这项研究及其依托的理论未来有摘取诺贝尔奖的可能。据介绍,郁教授的研究中心同时进行中的临床研究超过几十项,包括开发中的自有研究新药以及由制药业资助的或参与多中心合作组的药物试验。
多年以来,希望之城每年都有超过8000万美金的经费来自于合成胰岛素专利,这仰赖于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让单独靠生产知识来盈利的模式成为可能。相比之下,国内的医药企业更多看重的是市场,更多投入的是营销,绝大多数卖的是仿制药。毕竟,新药研发需要的巨大投入以及漫长的开发周期是任何急功近利的心态都无法与之适应的。而希望之城这种公益的定位,怀抱为人类减轻疾病的困扰和苦痛的理想,却与不断开发新药的工作是完全匹配的。
希望之城的成功,也让我们对美国公益医疗事业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于医疗、教育这种关于全人类发展的事业,公益基金会从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超出了我们以前的认识。对比国内正在进行着一轮风风火火的公立医院改革,当大家都在想方设法想从医疗领域这块最后的“肥沃土地”中谋求获利机会时,希望之城医疗中心的模式却开启了另外一种可能,来自于社会捐赠支持的希望之城过去几十年中不断创新,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实践了医疗事业救死扶伤的高尚本质。
经过多年高速发展,我们的社会也已积累起巨大的社会及个人财富,这些财富如何帮助让人类的未来更美好,希望之城提供了一种借鉴模式。作为正逐步迈向富裕的中国社会,也该为全人类的事业奉献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