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邑新已经在比3D打印还要崭新的移动健康行业创业两次了。
5月25日,北京新瑞时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赵邑新出任总经理,一个多月前,他刚刚从山海树健康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离开。
表面看来,赵邑新离开一家公司创办了另一家公司,然而在他看来,这却是一次移动健康产业盈利模式的突围。
在中国,移动健康或移动医疗产业兴起于2012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公众健康、医疗需求的提升,用互联网改造甚至颠覆现有医疗模式的热潮开始爆发。
彼时,在部分互联网人士中迅速传递着一本名叫《颠覆医疗-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革命》的翻译本,作者埃里克·托普是美国心血管专家,他在书中描绘了一幅全新的医疗产业图景。与此同时,美国诞生了大量移动健康公司,不少创业者获利颇丰。
嗅到商机的中国投资人和创业者迅疾杀入移动健康领域,然而,将近两年下来,先烈的名字越积越多,幸存者却寥寥无几,创业者们始终没有找到可以持续的盈利模式。
严格来说,赵邑新不能算先烈,前一个他倒下了,后一个他又站了起来,并且是在尝试一种新的盈利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发现,类似新瑞时转型的公司不在少数,目前正处于移动健康产业的第二波冲击:第一波创业者在对行业理解日益加深的基础上迅速转型,新进者则汲取先烈们的经验教训。
移动健康领域正在悄然经历模式转换和突破的当口,投资人和创业者坚信可以突围,然而,在不改变现有医疗体制的环境下,行业中尚未出现公认可行的商业模式。
第一波创业者正切换跑道
失败根源是闭门造车。
赵邑新将商业模式从面向患者改为了面向商家,即TOC到TOB.
“一开始做的时候,想直接服务患者,因为客户规模庞大,后来发现逻辑上有问题,”赵邑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患者看重的是医院和医生的品牌,科技公司提供医疗服务说不通。”
赵邑新第一次创业的设想是,患者在家中接入血压计、心电仪、血糖仪、体质仪、体重计等多种移动测量设备,通过平板电脑记录身体数据,用户在线接受医生的建议并支付费用。
但后来客户的反馈极不理想,从2012年4月19日推向市场,到当年年底就匆匆结束了。赵邑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销售情况不理想,操作复杂,老年人一时无法接受。医生资源也十分有限。”
赵邑新总结第一次创业的失败根源是闭门造车。
“坐在屋子里,拍着自己的脑袋说这是客户的需求,”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这非常危险。”
如今,赵邑新将目标客户转为医疗设备厂商、医疗机构和营养补剂等商家。他并非认为以患者为客户没有出路,而是先要解决生存问题:以TOB满足生存,再逐步扩展至TOC.
新公司并未完全放弃之前的成果,众多可穿戴设备变得更加容易操作,利用收集到的患者身体数据,帮助可穿戴设备厂商维护客户,具体措施包括数据服务、客户管理及增值服务等,而可穿戴设备厂商可由提供产品变为产品加服务,以避免激烈的价格战。
赵邑新设想,通过新模式采集的数据,也可为营养补剂类公司带来价值,公司可结合测量结果,给服用者提供更加科学的建议。
而其第三类目标客户医疗机构尤其是私立医院,则可通过建立电子病历,长期保持患者的“黏性”。
与赵邑新恰恰相反,健安华夏创始人杨枫在第一家公司被收购后,将新公司的目标客户从医疗机构改为患者,专注糖尿病。即TOB到TOC.
此前,杨枫的公司试图改进医院信息化程度,但这个微软工程师马上发现,他开设的其实是个项目型公司,做的非常辛苦,但由于客户群狭窄,看不到做大的前景。
在杨枫看来,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公立医院对此并不积极,获得订单更多的是靠关系。他觉得,自己更适合面向广大消费者。
转型的重要标志是健安华夏开发了一款“医随访”的软件,该系统希望帮助糖尿病患者,这类似王航创立的“好大夫在线”模式,医生可以在网站上开设自己的诊所,糖尿病患者则可以接受医生指导。
第二波新进者全面试错
开始进军移动健康领域细分市场。
6月7日下午,尚奇浩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首款产品—37mhealth血压管家,业内更习惯称这家由几个“80后”开创的公司为37健康。
37健康的模式与健安华夏类似,专注于单一病种的线上医患交流,与杨枫不同的是,37健康创始人代万辉没有亲身经历转型。
37mhealth血压管家不仅仅售卖血压计,它基于ios和安卓移动平台,患者的血压数据可以传送至医生端和亲属端,为了保持用户“黏性”,此款血压计还计划建立血压病友社区。
代万辉认为,37mhealth血压管家在同类产品中具有竞争优势,“这是现有血压计中最好的。”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投资人也十分看好新产品的前景,37健康刚刚获得总计1000万元的融资,大河创投创始合伙人王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们看好健康行业,看好代万辉团队。”
然而,37mhealth血压管家仍需不断完善功能,并撬动核心资源医生。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由于刚刚发布,这款血压计尚未经过药监局认证为二类医疗器械,这意味着,目前还没有医生愿意据此为患者提供建议;此外,其核心价值之一医生资源也没有到位。即使其所有功能均已完善,还需经历市场的考验。
事实上,第二波创业者开始进军移动健康领域的细分市场,悄然开启了全面试错阶段。
在爱立信做移动开发多年的刘青焱将新办公室搬到了北京CBD的银泰中心,这与新公司的客户群定位不无关系。
刘青焱公司的客户群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产阶级,致力于打造家庭医生的模式,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家庭医生将会使客户体验无微不至的关怀,如遇到大病、急症,则可提供专业的转诊建议。”
刘青焱认为,家庭医生模式可以缓解中国千军万马奔大医院、大主任的现状。
与前面提到的所有模式不同,即使出身IT行业,但刘青焱并不认为技术可以改变一切,“医疗最终还是得靠人,纯线上的工具不能解决真正问题,医疗服务与在网上订机票、酒店有着本质区别。”
刘青焱暂时不愿透露新公司的名称,但据他表述,今后,目标客户群会在住所附近找到公司提供的专业医疗人士,这些专业人士由医生、护士、员工组成,在线下解决客户的医疗问题,并由此建立客户黏性。
三大困惑萦绕行业
只见“坑”,不见盈利模式。
对于目前移动健康产业的格局,业内的普遍观点认为:标杆企业已逐步树立但仍然不断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如李天天的丁香园、王航的好大夫在线;在标杆企业涉足之外的领域全面细分市场并试错;重新创业者切换跑道,新进者则极力避免先烈犯下的错误。
多位受访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企业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没有抓住客户的真正需求。
赵邑新称:“很多企业对市场产生了误判。”
据了解,现有移动健康创业者大多出身于IT行业,创业之初,对医疗、健康领域只有表面感知,而实际上,医疗思维与IT思维相差甚远。
刘青焱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互联网行业的特点是开放、灵活、变化速度快,而医疗行业较为严谨和封闭。IT人士转换至医疗思维,或者医疗人才具有互联网思维,需要时间。”
移动健康领域第二个普遍的问题是移植国外模式。
在杨枫看来,那本曾经手手相传的《颠覆医疗-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革命》使中国的创业者误以为,大数据时代可以马上到来,但他的亲身经历证明,在中国,大数据的利用仍存在很多障碍。
杨枫在微软期间曾管理过MSN、Hotmail等大数据项目,但当他进入协和医院时却发现,即使现成的数据都很难利用。
与美国不同,中国的医疗管理较为粗放,如号贩子售卖的号常常男女老幼都用同一张医保卡,类似的情形还出现在亲属之间互用同一医保账号,据此统计出的数据可想而知。
杨枫的团队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只整合了协和医院一半数据,几乎近半的成本和时间用于剔除那些明显的错误。
此外,大数据的利用还需避免一些极其细微的漏洞,否则将前功尽弃。
“不要等到统计糖尿病病人数据几年后,才发现没有考虑胰岛素注入量和体重,因为两者与数据的相关性极为紧密,否则出来的数据就是垃圾,用垃圾做出的分析还是垃圾。”杨枫称。
不适合中国现状的远程医疗是水土不服的另一例证。
远程医疗已在中国开展七八年,但至今没有一家企业靠此做大,全国仅有几百例示范项目,其原因是中国的医保体制障碍。截至目前,中国的医保无法跨省报销、结算,北京301医院设想的全国诊疗在实际中难以推广。
事实上,由于医疗体制的限制,国外的很多商业模式在中国无法落地生根。
移动健康产业遇到的第三个困惑是定位,定位医疗还是定位健康管理,两者重合是商机还是灾难?
困惑的结果逐步演变为纠结:做健康管理的公司往往希望提升自身产品、服务的专业性,不知不觉地向医疗领域过渡;而原本定位为医疗服务的企业希望扩大盈利点,往往向健康管理领域倾斜。两者的融合是否可行,还需市场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