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作《关于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情况的报告》。
刘士余在报告中指出,国务院近来出台了一系列既有利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又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举措,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有力地支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总体可控,重点防范部分领域”是刘士余对当前中国目前面临的金融风险做出总体判断。报告指出,当前我国金融体系运行稳健,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稳中有忧,稳中有险,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部分领域或地区的金融风险还比较突出。
从刘士余的报告中可以看出,金融风险聚集的重点领域也“浮出水面”,即地方债、房地产、钢贸、农商行和非法集资等方面。
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组织专门力量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核查,指导金融机构做好各级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管理。”
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显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逐步进入还债高峰期,约37.5%的贷款在2013年至2015年内到期。
专家认为,在地方政府债务中,地方融资平台是承载借贷债务的重要平台,而其资金来源大部分是来自于银行,或最终来自于银行。这样一来,收缩地方融资平台的非标贷款是今年银行监管和银行自身风险控制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及风险管理预警机制”,为健全地方政府融资机制和深化相关改革指明了方向。
近段时间,加强地方政府发债管理的政策频出,如上海、浙江、深圳等10个省市启动“自发自还”试点,对债券进行“三六九等”信用评级等。
刘士余在报告中指出,下一步,要结合财税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引入社会资金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地方政府跨年度预算平衡制度,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收入的依赖,积极稳妥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房地产、钢贸等领域风险上升
“督促金融机构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和钢贸等重点风险领域和不良贷款快速上升地区的风险排查,做好风险防控预案。”
近年来,产能过剩行业隐藏的风险开始大规模爆发。钢铁、有色、煤炭、光伏等产能过剩矛盾比较突出的行业,不时出现企业经营困难、亏损面持续扩大、不良贷款增加较多的现象。
今年以来,上海钢贸圈连续地震,借贷黑洞接连被引爆。先是“钢贸大王”肖家守被爆卷入借贷纠纷,旗下近10亿资产被查封冻结。随后,另一个钢贸大佬周华瑞遭多家银行的诉讼,涉事案件多达十余起。
在“联贷联保”的融资模式下,钢贸业被资本裹挟急速膨胀,曾经红极一时。而如今,钢铁行业不良贷款的集中爆发,相互担保融资的钢贸企业,遭遇了“火烧连营”般的系统性危机。而在钢贸圈资金系统性崩盘之后,处于恐慌状态的银行加大了对钢贸企业回抽资金的力度,这无疑对钢贸行业更是雪上加霜。
钢贸行业的不景气是整个房地产业下滑的一个缩影。中原地产研究部对23家A股上市的大型房企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后发现,今年一季度房企资金链呈现紧绷之势,23家房企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达77%。
销售业绩下滑导致的资金回笼较慢、融资难度的加大、开发贷和按揭贷的收紧,都令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链进一步承压。类似的案例在今年不断涌现:3月,宁波奉化当地最大的房企兴润置业资金链断裂;5月初,百强开发商光耀地产深陷破产危机……
刘士余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下一阶段要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对经营难以为继且产品缺乏竞争力的“僵尸企业”和项目,要实施破产或兼并重组。
金融机构违约风险激增
“稳妥处置个别地区农村商业银行挤提事件、债券和信托兑付违约事件,妥善化解个别县域农村信用社风险。”
今年3月24日,因一则“即将倒闭”的谣言,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一网点遭近千名群众挤兑现金。之所以出现挤兑风波,就是因为该网点周边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担保公司、民间集资现象较为普遍,而且发生过担保公司老板跑路的案例,当地居民对银行问题比较敏感。
今明两年,国内信托、债券领域都将进入还本付息的高峰期,受到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如何防范相关领域金融风险的集中爆发格外受到关注。今年,先是中诚信托事件打响了信托领域破局刚性兑付的第一枪;随后,“11超日债”因欠息成为国内公募债券市场首次违约事件。
接踵而至的信用风险潮,意味着资本市场刚性兑付的时代宣告终结。因此,明确监管职责,切实做到违约处理有法可依,都是防范风险的必然要求。刘士余也在报告中提处,下一阶段,要按法制化、市场化的原则妥善处置信托、理财等高收益产品可能引发的兑付风险。
刘士余还透露,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研究制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对严重违法违规、经营不善导致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依法实施市场退出。
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多发
“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非法证券期货交易等非法金融活动,清理整顿各类违法违规交易场所。”
轰动一时的泛鑫保险美女老总携款潜逃事件还未平息,去年以来,多起P2P跑路事件又频频发生。由于P2P公司存在无门槛、无监管的情况,整个行业鱼龙混杂。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淘金贷、优易贷、安泰卓越等P2P业务公司相继发生卷款跑路事件。今年3月,中欧温顿高管集体消失,2000多名投资者近4亿元资金无法赎回。
刘士余在报告中指出,当前非法集资形势仍然严峻。非法集资的发案数量、涉案金额、参与集资人数呈上升态势。2013年,非法集资共立案3797起,涉案金额490亿元,参与集资人数超过20万人,涉及31个省(区、市)87%的地市和港澳台地区。
与此同时,非法集资形式日益多样,从传统的房地产、矿产资源、农林开发等领域向投资理财等新的领域、行业蔓延。
非法证券期货经营活动也屡禁不止。有的机构未经批准从事证券业务,欺诈发行人和投资者;有的以证券投资咨询为名,诈骗投资者资金;有的商品交易所以现货交易为名,变相从事期货业务;有的私募基金逃避监管,向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开展公募业务等。此外,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违规金融活动也依然多发。
刘士余表示,有关方面一直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非法证券期货交易等非法金融活动,清理整顿各类违法违规交易场所。2013年,全国共侦破非法集资案件3797起,非法证券期货案件408起,查处外汇违规案件2453起,共关闭200余家各类违法违规交易场所,有效维护了金融稳定。
他表示,今后会在尊重金融机构经营自主权、鼓励金融创新、继续减少行政审批的同时,要切实加强金融监管,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对一些跨市场、交叉性的新产品、新业务要通过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及时予以监管,防止监管空白和监管套利。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金融监管职责,落实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和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等领域的监管责任,切实发挥地方政府在防范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金融监管起步
“目前,就建立金融监管信息共享和金融业综合统计、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促进互联网跨界金融健康发展、增强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重点风险隐患等政策事项进行研究、达成共识,取得了较好效果。”
影子银行和互联网跨界金融监管也在报告中有所提及。
刘士余在报告中指出,近年来,我国金融创新深入推进,影子银行体系日益活跃,在满足经济社会多层次、多样化金融需求的同时,也暴露出业务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管理不到位和监管套利等问题。
去年6月份出现的“钱荒”被认为是近几年影子银行极度膨胀导致的一场局部性风险。随着各项措施的出台,影子银行也逐渐被监管圈定。刘士余表示,及时研究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监管责任,全面排查风险,完善制度规则。出台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指导意见,完善金融机构同业业务治理。加强理财资金投资运作管理,探索建立统一的资产管理业务监管规则。
余额宝类产品风靡市场的同时,监管呼声也随之日益高涨。对此,刘士余明确表态,按照“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研究制定促进互联网跨界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对第三方支付业务的监管,完善货币市场基金风险管理和互联网销售基金的监管规则。